当前,越来越多医院正打破单科诊疗模式,从细分专业走向资源整合,「自带」打破专科壁垒属性的MDT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MDT实践知易行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多方参与方可推动。健康界特别策划「管理创新引领肿瘤MDT发展」系列报道,探讨共性话题、发掘典型案例、传播有益观点,见证和助力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此为第四篇。

近年来,多学科诊疗(MDT)一再在政策文件、医院管理、学科会议等场景屡屡被提及,各家医院的实践探索也呈「枝繁叶茂」之势。尤其在肿瘤领域,MDT的重要性已成行业共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薛冬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与此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务实开展好肿瘤MDT,不偏离其初衷和本质?据他了解,目前业内对于肿瘤MDT的开展有一些隐忧:担心过于强化MDT概念、形式,患者的最终获益未达预期。「肿瘤MDT的目标,是规范化基础上的高水平、个体化诊疗,最终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的双获益。」他表示, MDT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并非唯一手段。他认为,想要真正推动肿瘤MDT模式行稳致远,概念和形式、组织架构需要明确,但MDT的内涵尤为重要,需始终以「为患者提供规范化基础之上的高水平诊疗」为目标和评判依据。如何正确认识肿瘤MDT?近日,薛冬接受健康界访谈,系统阐述其对于肿瘤MDT内涵、绩效激励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汽势传媒 

薛冬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医务处处长

内涵主导,形式助力

谈论肿瘤MDT时,需要将其放在学科发展背景下进行认识。

薛冬介绍,肿瘤MDT的出现,和肿瘤疾病流行病学的发展变化相关,但更多是和肿瘤学科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药物、新理念不断更新休戚相关。

以往,肿瘤学是二级学科时,肿瘤疾病的诊疗较为割裂,分散在普外、胸外、呼吸内科等科室,在很多临床场景中,存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窘境,患者诊疗不连贯的背后,涉及医疗流程、学科界限等多因素,但最终影响患者的获益。

近年来,随着肿瘤流行病学的变化,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极具肿瘤特色的治疗手段逐渐出现。肿瘤疾病的治疗越来越专业和聚焦,因而渐渐地形成单设肿瘤科室、肿瘤中心、甚至肿瘤专病诊疗单元以及肿瘤专科医院。

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肿瘤专科医生、科室,乃至肿瘤专科医疗机构,存在治疗视野的局限、知识量不足的短板,肿瘤领域亟需和其他学科更多融合。伴随老龄化社会发展,老年肿瘤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越来越多,尤其是肿瘤专科医院和科室,越来越意识到应该回归整体的概念去看待肿瘤患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肿瘤治疗模式中MDT的理念和相应架构应运而生,并渐成行业共识,进而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体系中得到呈现。

依据这一肿瘤MDT发展的路径,薛冬认为,MDT的内涵就是一个人、一个科室,不能为患者制定全周期、全方位并让患者获益最大化的治疗方案和治疗策略时,就需要其他学科,包括肿瘤学科、非肿瘤学科医务人员们的共同参与。

「要重视MDT的内涵,远远超过它的形式。」他表示,只要为了实现「在规范化诊疗基础之上的高水平治疗方案和治疗策略」的目标,即便是质控部门、医保部门、物价部门,甚至医患部门通过管理的视角发现了临床中一些安全隐患的点,也是在参与MDT。如果大家秉持这样的理念,才能真正形成MDT的全团队参与氛围。

内需动力引领绩效激励助推

最初,我国肿瘤MDT的开展,多是临床科室、主诊医师自发行为,依赖于MDT团队带头人的个人影响力,团队成员的参与多是靠自觉;渐渐地,以职能科室管理团队推动的MDT模式出现,医院开始形成系统的制度进行激励和规范,并有效调集医院资源、优化相关流程、提供相应保障。

当前,一些医疗机构在进行MDT绩效方面的探讨。有人认为,MDT需要医生花时间、花精力、动脑筋,有时候还要查文献,是一种额外的工作。甚至有接诊/首诊医生因为践行MDT治疗理念进行科室间的转诊,而影响了个人或团队的医疗服务量,出现「规范的老实人吃亏」的尴尬。为了让更多医生主动参与到MDT中,应当制定绩效激励措施。

「MDT可以有绩效激励措施,但这种激励要把握好尺度。」在薛冬看来,MDT的开展应出自于主诊医生知不足后的一种自发行为,「要让医生们内心自发、自觉、自愿地来做MDT,而不是在绩效考核的压力或诱导下去做,甚至去应付」。

他认为,对于医院管理者和卫生行政部门而言,应该将绩效激励或保障措施作为有益的补充,不能主次不分,「不能过度用绩效引导MDT的开展,否则有可能会跑偏」。

薛冬介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管理导向,是要求所有主诊医师,也就是患者治疗的第一负责人,要了解肿瘤领域相关进展,在具体诊疗场景下,能够基于规范、指南,把最新的医疗知识体系经过分析之后应用到临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治疗策略,最终让患者获益。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MDT?薛冬表示,比如一名肿瘤患者,根据其肿瘤分期、复杂合并症或药物可及性、患者可负担性等多种因素,已经无法从规范指南、专家共识中按图索骥找到标准答案,或者经过多线治疗后近乎「山穷水尽」,就需要相关科室医生坐下来一块商量,共享信息、数据,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合理、务实、可执行的治疗方案、治疗策略,不论症状控制、安宁疗护,抑或临床研究,通过MDT为患者争取「柳暗花明」的机会。

薛冬指出,在此过程中,从管理的角度,用好质控指标体系、指南共识,并建立以此为基础的绩效、奖惩机制很重要。

对于医院管理层面制定的一些必要的绩效奖惩,他提出一般原则是,绩效评估既要「奖优」,更要「惩后」。

他认为,站在管理的视角肿瘤诊疗需要「奖优」,如果MDT做得好,让患者获益,值得被鼓励和肯定。但更重要的是「惩错」--针对治疗的非规范化造成患者的损失,本可以通过MDT让其更规范却没有做的,对此作出处罚更有意义。

因为医生面对的,是肿瘤患者珍贵的生命。他表示,「如果连第一步,规范化的诊疗都做不到,指南共识没有学会,也就谈不上做好MDT了」。

薛冬表示,当前从行业层面,大家希望建立科学的肿瘤MDT管理体系,形成管理层面的操作手册,或者业内共识,这非常重要。

以质控指标为"叩门砖" 肿瘤多学科质控体系为指引

当前,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在通过质控指标,管理医院的肿瘤诊疗行为。薛冬介绍,相关指标数据如果不过关,医院「国考」成绩会受影响。

「质控是非常好的抓手。」他举例,《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连续几年保留了「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指标,通过T/N/M三个维度判断肿瘤所处的阶段和分期,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这是肿瘤专科最基本的'叩门砖',如果第一步都做不好,后边的动作也很难标准」。

然而,根据他了解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业发布的相关数据,就是这样肿瘤治疗的「第一粒扣子」,很多医疗机构、科室可能都没有系好,甚至一些大的肿瘤中心所呈现的数据都不尽如人意,「是因为'眼高手低'使然,还是涉及TNM分期的临床、影像、病理甚至分子等相关科室的MDT工作没有到位,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薛冬说。

【编者注:临床TNM分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肿瘤分期系统,T指原发肿瘤(tumor),N指是否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s),M指是否有远处转移(metastasis)。分期越高,表示患者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越强,预后越差。】

而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启动的临床专科能力评估,也有肿瘤TNM分期等场景,如果做不好,医院、科室很难获评价体系认可。薛冬表示,「如果TNM分期普遍做得好了,还会推出新的质控指标。」

「尤其在近两三年,特别欣喜地看到,行业主管部门,聚焦在肿瘤MDT上,做了很多务实的事情。」他表示,在肿瘤多学科质控体系建设中,在乳腺癌、肠癌、肝癌等具体诊疗场景下,主管部门制定出明确的质控指标,引导医务人员按照MDT的思路开展诊疗工作,对于哪些节点需要进行多学科讨论,给出了明确指引。

他举例,直肠癌低位保肛的问题,根据个体化治疗要求和相关指南共识,需要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造口师等组成MDT,对肿瘤进行精准分期和风险分层,结合患者的治疗意愿做出精准把握。以MDT为抓手,将外科精准手术、放射治疗、药物(化疗,靶向,免疫)多方法融合来制定全周期治疗方案。

通过对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风险的双管控,争取达到对肿瘤的等待观察(watch & wait)、免手术(surgery free)、免造口(stoma free),从而在肿瘤治疗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实现双赢。

有了相关质控指标指引,临床医生们在开展肿瘤MDT时,可以做得更加科学、合理。

跳出肿瘤学科

肿瘤患者是完整的个体。薛冬表示,然而现在出现一种现象,肿瘤医生们一谈所属专科的内容,可以谈得很深、很细、很多,但是对于肿瘤专业之外的疾病,尚有欠缺。

比如肿瘤领域堪称里程碑式突破的肿瘤免疫治疗,目前不断有新的研究、新的药物问世,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但与此同时,肿瘤免疫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比如免疫性肺炎、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免疫性垂体功能不足、免疫性心肌炎等,也逐渐成为临床的关键问题。

「有些情况肿瘤学科的医生没见过,只能请综合医院的医生们支援,可综合医院的医生如果不专门关注肿瘤疾病,很可能也没见过,这就比较麻烦。」他强调,因此,肿瘤MDT,一定要从肿瘤学科的MDT,跳到肿瘤学科之外,有非肿瘤学科的同道参与。而非肿瘤学科的医生,也应不断学习肿瘤相关知识。

肿瘤领域知识密集且更新非常快,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薛冬表示,医生自身学习的需求,也是开展MDT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肿瘤领域,MDT向前延伸到医学生的教育、住院医的规培,往后延伸到医生的继续教育(CME)。

「如果治疗方案、治疗策略,和指南对不上,医生就会有失水准,更别提在疑难情况下、多线治疗后,需要主诊医生结合自身经验和最新研究,充分考虑患者的可耐受、可获益情况,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了。」他说。

「医生的内驱力永远是最重要的」,薛冬强调,他们希望患者最大程度地从治疗方案和治疗策略中获益,包括生存获益、生活质量获益,以及卫生经济学视角的多赢,「这不仅是开展肿瘤MDT的出发点,更是能够做好肿瘤MDT的最根本因素」。

★为全面系统了解医疗机构MDT管理现状,挖掘痛点难点,健康界发起【医疗机构MDT管理现状调研】,基于此,联合相关部门和专家共创《肿瘤MDT管理要点及操作指引》,助力医疗机构规范有序推进MDT模式,赋能行业发展。

★本次调研面向:三级医疗机构MDT相关管理者和参与者。

扫码参与调研,填报问卷经审核后可免费获得2篇《精品付费研究报告》永久观看权限!

汽势传媒

作者 | 刘文阳

监制 | 章北海

文/健康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汽势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分享给朋友吧!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点赞159

发布于 2024-08-12 15:28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事关医院医保支付费用 DRG预分组调整「保姆级」教程来了|健康界

事关医院医保支付费用 DRG预分组调整「保姆级」教程来了|健康界2019-11-07

DRG月度/年度预分组调整是医疗机构依据本地分组系统内显示的DRG月度预分组信息,对主诊/主手术选择错误、系统分组错误等进行调整...

4.8万次
中国医院科技创新正呈现何种趋势?这场顶级大会给出答案丨健康界

中国医院科技创新正呈现何种趋势?这场顶级大会给出答案丨健康界2019-11-07

2024年9月8日,中国医院科技创新发展大会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成立五周年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3万次
医疗服务模式正在变革!这家区域龙头医院是如何踩中鼓点的?|健康界

医疗服务模式正在变革!这家区域龙头医院是如何踩中鼓点的?|健康界2019-11-07

当前,医疗服务模式正经历一场「以患者为中心」的变革,「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氛围日趋浓郁。...

4.6万次
日间手术平均住院时长16.3小时,这家大三甲医院如何做到?| 手术室精益管理|健康界

日间手术平均住院时长16.3小时,这家大三甲医院如何做到?| 手术室精益管理|健康界2019-11-07

由于具有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人均住院费用、提高床位周转率等优势,日间医疗实践在我国医疗机构不断「生根发芽」。...

4.9万次
当医嘱被拒绝:医生如何破解「患者家属想自担风险」?|健康界

当医嘱被拒绝:医生如何破解「患者家属想自担风险」?|健康界2019-11-07

皮肌炎的「披肩征」和Heliotrope征,主要表现为上背部红斑、双上眼睑和眶周紫红斑,可伴有水肿,也是皮肌炎这一疾病较为特殊的皮肤表现。...

4.9万次
医师节前,这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有话说|健康界

医师节前,这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有话说|健康界2019-11-07

在行业能达成共识的是,医患关系紧张,是双输。如果一个行业没有了职业荣光、不被尊重、不被信任,必然带来挫败与踌躇。当医生战战兢兢治病时,也必然影响患者的利益。因此,我认为,通过中国医...

4.5万次
尊重医务人员,谈点实际的|健康界

尊重医务人员,谈点实际的|健康界2019-11-07

千言万语,惟愿有一天,天下无职业性节日,亦无职业性伤害!...

3.7万次
DRG/DIP 下 疑难病例和危重病例应分开管理?|健康界

DRG/DIP 下 疑难病例和危重病例应分开管理?|健康界2019-11-07

疑难危重病例的诊疗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对医院等级评审、公立医院考核、高水平建设、双中心建设乃至医保支付等均有影响。但是,部分医院管理者在疑难危重疾病的管理上,依然存在一些偏差。...

3.7万次